他迄今发表SCI学术论文43篇(总影响因子达451),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2篇(总影响因子达152),包括在化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3篇,在材料领域国际权威期刊《先进材料》上发表3篇。
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不仅严重制约了市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信心,也对建筑业营业收入的预期造成了明显冲击。本期CEP分析结果显示,2014年增长率预期值为7.31%。
专家预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3个月后的平均值为6.17,与上期数据一致,1年后的平均值为6.21,虽然短期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预期相对稳定,但是中长期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预期首次出现向人民币贬值方向转变。孙立坚教授认为,对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的悲观预期,依然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较大影响。下一期对中国经济的CEP调查将在2014年7月2日发布,敬请期待。美国经济的景气指数虽然从41.1小幅下降至38.6,但美国经济复苏势头依旧最为稳定。从房价景气指数来看,所有代表性城市的房价景气指数都出现下降,除上海之外,继上期天津和重庆之后,对北京、广州和深圳的房价走势也出现了看跌的预判。
欢迎所有关注复旦-ZEW经济景气指数的朋友积极加入复旦-ZEW经济景气指数专家库。本期的复旦-ZEW经济景气指数显示,中国经济还未能从严峻形势中走出,中国经济的景气指数由1.8再次下滑至-2.3。要加快推改革、调结构、促公平、提质量,早日实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目标。
张大良还结合自己的工作感悟,谈了对高校办学的思考。报告会由副校长陆昉主持报告会由副校长陆昉主持。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第7期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第16期青年干部培训班以及学生工作系统干部培训班学员参加了报告会。
张大良肯定了复旦本科教育的做法,希望复旦继续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提升教育质量,创造出更多可推广的复旦经验。张大良司长的报告内容充实,既解读了中央精神和宏观政策,又介绍了教育部当前 推进的几项重点工作,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理念和方法,对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认识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加强和改进我校工作将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
他强调,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综合改革作为重要动力,把优化结构作为战略重点,把促进公平作为现实需要,把评估监测作为重要手段,把协同育人作为重要途径。张大良说,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稳步提升,布局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推进教育公平迈出新步伐,办学条件保障迈上新台阶,但还存在不少问题,表现为: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差距,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有差距,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的要求有差距,高校自主办学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与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有差距。在报告中,张大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介绍了教育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具体部署,阐述了下一阶段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点和方向。2014年6月7日下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受邀到我校作题为学习贯彻三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专题报告。
他认为,高校办学方向是原则,规律是法则,规划是引导,资源是前提,制度是保障,学科是龙头,学者是核心,学术是基础、学风是氛围,学生是根本。张大良还结合自己的工作感悟,谈了对高校办学的思考。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要加快推改革、调结构、促公平、提质量,早日实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目标
蔡达峰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109年来,复旦大学积累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和物质文化财富,它们是复旦人的思想、情感与学术创作的结晶,是复旦人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和力量之源。来自学校办公室、宣传部、统战部、学工部、研工部、团委、老干部处、离退休工作处、退教协、外联处、校友会、校工会、化学系、高分子系等部门的领导,档案征集工作热心人士以及辛勤工作在档案事业第一线的复旦档案人等40余人出席仪式。
此次捐赠的珍贵档案资料共有574卷、件,内容十分丰富,既有1937年授予复旦法学院毕业最优者汪缉熙老校友的银奖牌、军代表李正文先生接管复旦的老照片,亦有前校长章益先生的上海市军管会任命章益为校务委员令、化学系范康年教授的全国优秀教师证书、高分子系张炜教授的第一届复旦工农兵学员入学通知书等。整个捐赠仪式简短而朴实。
现在我把珍贵档案捐赠给复旦,是它最好的归宿。周桂发馆长首先以生动的语言、详实的事例,向出席仪式的来宾介绍了近年来档案馆进行了校史资料、人物档案、大学记忆三个系列档案的征集概况,尤其是在声像资料与口述史料上的征集工作进展。下午2时整,复旦大学档案捐赠仪式隆重举行,仪式由蔡达峰副校长主持。在捐赠仪式上,捐赠者代表范康年教授与章小纬先生先后发言,范康年教授动情地说:我们一家四口包括两个儿子都是复旦人,是复旦培养了我们。6月6日,在国际档案馆日、上海市第八届档案日及第二届复旦大学档案日即将来临之际,复旦大学档案馆隆重举行2014年档案资料获赠仪式。期间,与会者多次以热烈的掌声向捐赠者代表表示了由衷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谢,气氛热烈。
明年是复旦大学建校110周年,他希望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踊跃捐赠,举众人之力,使更多有价值的档案材料能够征集进馆,更充分地展示复旦大学的历史文脉和优良传统,向母校110周年献礼。伴随着欢快的掌声,10位捐赠者代表先后上前,分别从杨玉良校长手中接过证书和鲜花。
捐赠仪式结束后,到会全体人员合影留念。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蔡达峰副校长向杨玉良校长颁发捐赠证书和鲜花。杨玉良校长带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近期访问复旦时赠送给他的珍贵玻璃纪念盘,当场捐赠给档案馆。
随后,杨玉良校长亲自为10位捐赠者代表颁发了复旦大学捐赠证书。而同样的复旦情结也珍藏在章小纬先生心中,章家四代皆在复旦求学过,与复旦可谓渊源深厚,他说,捐赠仪式的结束不是捐赠的结束,将继续整理有关复旦的珍贵档案捐赠给档案馆保存。他们是:章益校长的后人章小纬先生、老校友汪缉熙的后人汪东旭先生、化学系范康年教授、化学系谢高阳教授、物理系戴道宣教授、中文系55级吴照林学长、收藏家郑家庆先生、高分子系孙猛教授、高分子系张炜教授、历史系2002级高明校友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复旦大学肿瘤转移研究所依托华山医院和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妇产科、五官科、儿科、华东等多家医疗机构,共享研究技术平台和信息资源体系,重点研究器官特异性转移模型的建立、转移分子预测与干预、微环境炎症免疫与抗转移新策略以及转移的个体化综合防治,将进一步提升临床和基础相关资源整合优化的效率,推动肿瘤转移临床诊疗与防治水平的提高。以肿瘤转移研究的现状与未来为主题的第一届肿瘤转移学术论坛同时举行。
首届学术论坛由10余场精彩的讲座组成,汤钊猷院士领衔的多名国内顶尖专家就肿瘤转移研究的再思考、多种肿瘤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细胞生物学机制、微环境因素、基础与临床的转化、外科治疗、微创治疗、转化性治疗等微观和宏观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发展前瞻进行专题报告。6月6日上午,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肿瘤转移复发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机构——复旦大学肿瘤转移研究所在上海国际贵都大酒店揭牌。
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妇产科医院徐丛剑教授、华山医院陈宗祐教授受聘担任副所长,中山医院汤钊猷院士、华山医院周良辅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郑树森院士等受聘担任研究所顾问。揭牌仪式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毛颖教授主持,汤钊猷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包志宏教授、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芃原教授和华山医院党委副书记耿道颖教授分别致辞,研究所首任所长、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主任钦伦秀教授介绍了研究所的筹备情况。
汤钊猷院士和金力院士共同为研究所揭牌,来自复旦大学科技处、上海医学院医学科研办公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眼耳鼻喉科医院、肿瘤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天津医科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大肠癌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学研究院、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委员会等全国各地200余名领导、嘉宾、同行见证了研究所的诞生。与会学者分享了这一学术大餐6月6日上午,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肿瘤转移复发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机构——复旦大学肿瘤转移研究所在上海国际贵都大酒店揭牌。以肿瘤转移研究的现状与未来为主题的第一届肿瘤转移学术论坛同时举行。
汤钊猷院士和金力院士共同为研究所揭牌,来自复旦大学科技处、上海医学院医学科研办公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眼耳鼻喉科医院、肿瘤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天津医科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大肠癌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学研究院、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委员会等全国各地200余名领导、嘉宾、同行见证了研究所的诞生。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妇产科医院徐丛剑教授、华山医院陈宗祐教授受聘担任副所长,中山医院汤钊猷院士、华山医院周良辅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郑树森院士等受聘担任研究所顾问。
首届学术论坛由10余场精彩的讲座组成,汤钊猷院士领衔的多名国内顶尖专家就肿瘤转移研究的再思考、多种肿瘤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细胞生物学机制、微环境因素、基础与临床的转化、外科治疗、微创治疗、转化性治疗等微观和宏观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发展前瞻进行专题报告。揭牌仪式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毛颖教授主持,汤钊猷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包志宏教授、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芃原教授和华山医院党委副书记耿道颖教授分别致辞,研究所首任所长、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主任钦伦秀教授介绍了研究所的筹备情况。
复旦大学肿瘤转移研究所依托华山医院和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妇产科、五官科、儿科、华东等多家医疗机构,共享研究技术平台和信息资源体系,重点研究器官特异性转移模型的建立、转移分子预测与干预、微环境炎症免疫与抗转移新策略以及转移的个体化综合防治,将进一步提升临床和基础相关资源整合优化的效率,推动肿瘤转移临床诊疗与防治水平的提高。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